擠塑工藝中常見的質量缺陷及處理方法 |
發布時間:2016-03-09 12:27:28點擊率: |
1、塑料焦燒 塑料焦燒是塑料擠出過程中常見的質量缺陷,其主要表現為:溫度顯示超高;機頭模口有大量煙霧、強烈刺激味,嚴重時有爆裂聲;擠出塑料層有焦粒;合膠縫處有連續氣泡;產生的主要原因有: 1)、溫度控制超高達到塑料熱降解溫度; 2)螺桿長期未清洗,積存的焦燒物隨熔融塑料擠出; 3)加溫或停機時間過長,使機筒內塑料長期受熱而分解; 4)控溫儀表失控或失準,造成高溫分解; 5)擠出機冷卻系統未打開,造成物料剪切摩擦過熱。 因此在擠出過程中應加強檢查加溫、冷卻系統工作是否正常;擠出溫度的設定應根據工藝要求以及螺桿的轉速而定;合理控制加溫度時間,定期進行擠壓系統的清洗。 一般塑化不良主要表現為:擠包層有蛤蟆皮樣;塑料表面發烏,無光澤,并有細小裂紋;擠包層在合膠處有明顯的線縫。產生的主要原因有: 1)溫度控制太低,特別是機頭部位; 2)絕緣或護套料中混有不同性質的其它塑料粒子; 3)螺桿轉塑太快,塑料未能完全塑化; 4)塑料本身存在質量問題。 針對上述原因,應該注意擠出溫度控制的合理性;對領用材料的質量合品名應確認;不能一味追求產量而提高擠出速度;加強原材料保管,特別是在塑料干燥工序;合理配模,以增強擠出壓力和螺桿回流。 主要產生的原因是: 1)溫度控制過高(特別是進料段); 2)塑料受潮有水分; 3)長時間停車,分解塑料未排除干凈; 4)自然環境濕度高; 5)纜芯內有水或氣化物含量過高。 針對上述原因,應合理控制螺桿各段的溫度;對所用物料提前預干燥;嚴格工藝操作要求,提高對塑料塑化程度的評判能力;注意生產環境以及物料保管倉儲條件等。 主要表現為偏芯,護套厚度或外徑超差;其主要形成原因有: 1)擠出和牽引速度不穩定; 2)纜芯外徑變化太大; 3)擠出溫度過高造成擠出量的減少; 4)塑料內雜質過多阻塞于過濾網使塑料流量降低; 5)收放線的張力不穩定; 6)模芯選擇過大(擠壓式)或模芯承線區長度太短而偏芯; 7)模間距選擇不合適; 8)擠出機頭的溫度不均勻; 9)擠出模具的同心度未調整好; 10)進料口溫度過高使進料困難影響料流。 針對上述原因,應經常測量護套外徑及時調整;合理選配和調整擠出模具;注意收放線的張力變化及時調整;溫度的控制應于規定要求一致; 主要原因有: 1)擠出物溫度太低; 2)油膏填充過多溢出; 3)生產線速度太快,使護套被急速冷卻; 4)熱水槽溫度太低,且離模口較近; 5)配模拉伸比太小,或配模不合理,使其形成松包; 6)縱包帶復合膜熔點太高。 根據上述原因,應注意配模要求,必要時根據纜芯調整;不能讓護套被急速冷卻,以提高粘結能力;不能應提高護套定型能力而過分降低機頭溫度;注意油膏的填充量,以用手指輕觸纜芯能刮下薄薄的一層為好。 擠包外觀不合格主要表現為擠包層表面有擦傷;毛糙有沙眼或微裂紋;由塑化不量引起的任何缺陷。其主要原因為: 1)擠出模套選擇不合理。過小引起麻花紋;過大引起脫節或擠壓疏松; 2)擠出模套中有雜質卡住擦傷護套表面。 3)擠出機頭加熱溫度過高引起毛糙,或溫度過低引起微裂紋; 4)模套定徑區有損傷; 5)護套在水槽內擦傷; 針對上述原因可以對缺陷進行排除或在生產中預防。 |
上一個:高級工程師的注塑筆記 |
下一個:PET瓶吹塑工藝分析 |
[ 返回 ] [ 打印 ] [ 關閉 ] |
贏順塑膠 版權所有©Copyright 2014 __kindeditor_temp_url__
*本網站中所涉及的圖片、文字等資料均屬于贏順塑膠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*
長期供應三星|LG|三菱|東麗|帝人|寶理|EMS|旭化成|電氣化學|住友化學|杜邦|朗盛|基礎創新塑料(原GE)
巴斯夫|科思創(拜耳)|首諾|舒爾曼|巴塞爾|臺化|臺塑|奇美|南亞|賽科等世界各大石化廠生產的塑膠原料。
粵ICP備15058683號-1在線客服 |
點擊關閉 |